企業實際發生的與取得收入有關的、合理的支出,包括成本、費用、稅金、損失、其他支出和規定的特殊扣除項目,準予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
1、成本、費用
?。?)企業發生的合理的工資薪金支出,準予扣除。
?。?)社會保險費的稅前扣除。
?。?)職工福利費等的稅前扣除。
?。?)企業發生的與生產經營活動有關的業務招待費支出,按照發生額的60%扣除,但最高不得超過當年銷售(營業)收入的5‰。
?。?)企業發生的符合條件的廣告費和業務宣傳費支出,除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另有規定外,不超過當年銷售(營業)收入15%的部分,準予扣除;超過部分,準予在以后納稅年度結轉扣除。
?。?)企業在生產經營活動中發生的利息支出準予扣除;非金融企業向非金融企業借款的利息支出,不超過按照金融企業同期同類貸款利率計算的數額部分。
?。?)非居民企業在中國境內設立的機構、場所,就其中國境外總機構發生的與該機構、場所生產經營有關的費用,能夠提供總機構出具的費用匯集范圍、定額、分配依據和方法等證明文件,并合理分攤的,準予扣除。
?。?)企業取得的各項免稅收入所對應的各項成本費用,除另有規定者外,可以在計算企業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
2、稅金
稅金是指企業發生的除企業所得稅和允許抵扣的增值稅以外的各項稅金及其附加。
3、損失
4、其他支出
?。?)企業在生產經營活動中發生的合理的不需要資本化的借款費用,準予扣除。
?。?)企業參加財產保險,按照有關規定繳納的保險費,準予扣除。
?。?)企業依照國家有關規定提取的用于環境保護、生態恢復等方面的專項資金,準予扣除。上述專項資金提取后改變用途的,不得扣除。
?。?)企業發生的合理的勞動保護支出,準予扣除。
?。?)企業發生與生產經營有關的手續費及傭金支出,不超過規定計算限額以內的部分,準予扣除;超過部分,不得扣除。
5、特殊扣除項目
1、公益性捐贈的稅前扣除。企業發生的公益性捐贈支出,在年度利潤總額12%以內的部分,準予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
2、以經營租賃方式租入固定資產發生的租賃費支出,按照租賃期限均勻扣除;以融資租賃方式租入固定資產發生的租賃費支出,按照規定構成融資租入固定資產價值的部分應當提取折舊費用,分期扣除。
3、企業在貨幣交易中,以及納稅年度終了時將人民幣以外的貨幣性資產、負債按照期末即期人民幣匯率中間價折算為人民幣時產生的匯兌損失,除已經計入有關資產成本以及與向所有者進行利潤分配相關的部分外,準予扣除。
計算企業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時不得扣除的項目:
1、向投資者支付的股息、紅利等權益性投資收益款項。
2、企業所得稅稅款。
3、稅收滯納金。
4、罰金、罰款和被沒收財物的損失。
5、國家規定的公益性捐贈支出以外的捐贈支出。
6、贊助支出。
7、未經核定的準備金支出。
8、與取得收入無關的其他支出。
企業所得稅稅前扣除遵循真實性、合法性、關聯性原則。
真實性是指稅前扣除憑證反映的經濟業務真實;合法性是指稅前扣除憑證的形式、來源符合法律規定;關聯性是指稅前扣除憑證與其反映的支出相關聯。
企業所得稅是指對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企業(居民企業及非居民企業)和其他取得收入的組織以其生產經營所得為課稅對象所征收的一種所得稅。企業的應納稅所得額是用企業當年的收入總額,減去不征稅收入、免稅收入、各項扣除、以及彌補以前虧損的金額。
1、25%的基本稅率
企業所得稅的稅率為25%。
2、適用20%的稅率
對于小型微利企業年應納稅所得額不超過100萬元的部分,減按12.5%計入應納稅所得額,按20%的稅率繳納企業所得稅。對年應納稅所得額超過100萬元但不超過300萬元的部分,減按50%計入應納稅所得額,按20%的稅率繳納企業所得稅。